行走的思政课 | 新轻工学子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5-10-28

10月25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00余名青年学子,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现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在沉浸式参观与现场教学中,师生共同回顾新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悟七十年沧桑巨变中凝聚的奋斗精神,进一步激发技能成才、报效家乡的青春志向。

展馆内,一幅幅图片定格历史,一件件实物诉说变迁。从茫茫戈壁到绿洲通途,从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到能源通道“跨越千里”,新疆七十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生动呈现在师生眼前。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仅用7毫秒就能把新疆的‘风光’变成重庆的灯火。”在工业展区前,思政课教师麦丽扎·裴兰向学生讲述新疆电力外送的“中国速度”。她指出,新疆已建成“三直两交”五条外送通道,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点亮”了大半个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正是新疆服务大局、融入新时代发展格局的生动写照。


“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家乡发展的脉搏。”普高石油化工技术2401班学生马彤在参观后激动地说,“作为轻工学子、未来的石化人,我要把专业知识写在新疆大地上,为家乡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雁容表示,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学校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把课堂搬到社会现场,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引导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找准青春坐标,筑牢理想信念,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以脚步丈量时代,以实景触动心灵。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力量的凝聚,在新轻工学子心中深植下技能报国的种子。他们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的壮丽实践,在边疆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技能强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