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 | 执技能之笔,织就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画卷——自治区教育教学名师陈鑫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5-09-19

二十年前,陈鑫带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知识走进校园,自此扎根于此,将个人教学生涯与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紧密交织。如今,他仍坚守在学校的实训车间,目光始终聚焦产业前沿——“人才链若不扎根,产业链就是空中楼阁。”一句话,道出了他二十年如一日深耕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初心,也让他的人生轨迹,成为学校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历程中的生动注脚。

 

学生说他“较真”:在服装工艺教学中,从版型设计到缝制细节,都以行业高标准要求,力求让学生掌握扎实技能;企业说他“能扛”:推动学校与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纯兴学院,开设百万扩招订单班,两届招收150余名学生,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指导,助力学员快速适配企业需求;行业说他“硬核”:始终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兼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第二届理事、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等职务,积极参与学会、协会培训地州会员的帮扶工作、参与各类比赛评选工作、参与建立新疆服装创意产业基地等社会工作;响应自治区纺织服装百万人就业政策,每年承接各类社会人员、院校教师培训,一年培训600人次,让学员掌握技能后快速上岗。

 

而陈鑫自己,最常回味的却是那些深入一线的日子:多次奔赴南疆,走进合作社服装厂指导生产;前往伽师、沙雅、巴楚等地的职业院校,蹲点在实训室,协助专业建设、优化设备配置,为当地师生切实解决教学与生产难题。“技术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标准,是让每一个人都能靠技能立足的底气。”

 

荣誉等身,他却始终谦逊如初。多次荣获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1年在“国之魂·共筑中国梦,艺展中华魂”第二届艺术成果展演中斩获一等奖;被评为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个人;2023年再获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荣誉;同年被列入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在时装设计领域,他屡获认可,连续多年在亚欧时装周荣膺优秀展演奖;2024年担任自治区纺织和服装行业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缝纫工决赛“优秀裁判员”;同年更在第四届新疆十佳服装设计师大赛中赢得“新锐设计师”称号。这些熠熠生辉的奖项,却总被他轻轻压在教案最底下——“每翻开一页空白教案,就知道自己还要继续向前。”


 


 

多年来,他笔耕不辍,编写《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制版》等10余本著作教材,主编7本;带领团队拿下17项知识产权,研究10余项各级课题,其中“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服装类专业群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数字化服装结构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等课题,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主持自治区级精品专业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参与骨干校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优质校建设高质量专业群建设——纺织专业群建设;还作为主要参与人,与乐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可重复性使用防脱絮医用棉织物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自治区科技厅100万元资金支持。

在“传帮带”上,他更是倾囊相授。悉心指导2位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实操与科研工作,助力他们快速成长,逐步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高、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他看来,“传帮带,不是传递接力棒,而是传递对职业教育的热爱与专业的沉淀,让团队的力量愈发坚实。”

 

2023年11月,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工信厅指导下,学校联合新疆中泰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大学等45家企业、科研院所、院校,共同组建“棉花和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那一刻,他想起2004年初到学校的自己——带着对职业教育的热忱与对新疆的期待。“当年担心‘能不能落地’,如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不仅落地了,还和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一起,扎下了深根。”

 


 

从课堂教学到产业服务,从专业建设到产教融合,陈鑫以针为笔、以布为卷,将二十载光阴缝入学校纺织服装专业的“人才线”,用匠心与坚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技术技能人才,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交织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