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3-12-01
  • 点击:22

合作时间:2023年11月至今

合作单位: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等

合作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教供需对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

平台性质:自治区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项目简介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40%,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响应自治区打造“八大产业集群”战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新疆大学及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转化。

二、合作概况

(一)联合开发教学资源与装备

联合2所高校、9所职校和5家企业共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覆盖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实习实训项目40个、核心课程6门,打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编写活页式教材2部、岗位培训手册10套,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公共实训基地,开发“甲醇生产运行与控制”等岗位课程3门。

(二)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培养人才

推行“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模式,每年开展订单培养300余人。校企共建技术中心和实验室,推动技术协同创新。至2025年,计划校企师资互兼互聘350人次,企业接收学校毕业生就业1000人。建设煤化工安全生产公共实训基地,成立现代煤化工产业学院,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三)构建职业培训体系

依托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提升和继续教育,近5年培训一线从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高端技术人才1000人次以上。建立“培训+平台+资源”三位一体的数字教培体系,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与意识,推动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四)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升级

联合新疆大学成立“新疆现代煤化工生产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展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攻关。申请省部级科技项目3项,成果奖2项。建设“危化安全培训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数字化升级。

城市生活固废资源化移动式生产设备

(五)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共同体内单位制定专项支持政策,企业将共同体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考核,学校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至2025年,计划出台各类支持政策40项。

三、成果成效

(一)教学资源与实训条件不断优化

建成应用化工技术资源库,《氯碱-氯乙烯操作》等课程获评自治区精品在线课程。煤制甲醇实训车间完成设备改造,引入MR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培训效果与社会效益

(二)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成

2024年完成兖矿新疆能化公司72名员工培训,其中高级技师10人、技师33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学员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与新疆大学共建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院,推动《城市生活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提升。

四、特色创新

(一)聚焦行业需求,提供人才供需清单,指导产教高效对接。

(二)创新合作机制,实行校企共育共管,共建“双师型”队伍,2024年企业录用毕业生227人,22名教师获评自治区“双师”。

(三)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六对接、三递进”模式,涵盖6个专业,推动专业群与产业深度融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六对接,三递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