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3-08-01
- 点击:13
合作时间:2023年7月至今
合作单位: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合作领域:化工产业、纺织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农副产业和畜牧业等领域人才培养
一、项目简介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我区相关产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产学双赢的格局。
博士后工作站揭牌仪式
二、合作概况
(一)搭建校企合作科技平台
双方根据需求,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自主技术创新平台。学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企业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学校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学校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进行质量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把学校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共建共育共培育人模式
构建“共建、共育、共培”的产教融合机制,企业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积极吸纳老师、学生参与本单位的科研或技术开发项目,并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省级、市及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研究开发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每年接受教师到企业进行2次生产实践,每次至少 2人,为老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推荐经验丰富的化工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兼职导师,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学校教学指导及人才培养。
三、成果成效
(一)教师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在博士后工作站的指导帮助下,加大了教师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联合申报横向课题3项,授权专利4项,立项教科研课题6项,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联合新疆大学,哈尔滨鼎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申报了乌鲁木齐市“红山科创英才”集聚计划科技“小组团”项目,政府拨款50万元,企业配套100万元,致力于开发高效、安全的碳基固废处理方法,为农业领域提供创新的土壤改良方案。这将推动废弃物资源化的实现,助力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通过研究的推广和应用,团队旨在实现环境质量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四、特色创新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自主技术创新平台:根据企业需求,构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学校的技术支持,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学校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共建共育共培育人新模式
产教融合机制:构建“共建、共育、共培”的产教融合机制,通过企业参与教学和科研项目,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企业提供实践平台,支持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项目申报,通过联合申报省级、市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
(三)博士后工作站助力科研能力提升
高水平科研指导: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吸引了高水平科研人才,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横向课题与专利授权:在博士后工作站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联合申报横向课题,取得多项专利授权,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社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
政府与企业联合资助项目:通过联合申报政府和企业资助的项目,如乌鲁木齐市“红山科创英才”集聚计划,获得了丰厚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