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5-05-16
- 点击:16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非遗活态传承,数字媒体学院紧扣“一技在手,一生无忧”2025职教周主题,于5月14日15:30-17:30在米东校区北区学术交流中心第二阶梯教室举办“非遗进校园文化润心声”技能人才风采日活动。新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乌鲁木齐市级泥彩塑非遗项目传承人,同时身为新疆文旅宣传推介人、新疆科学文化传播大使、“疆小陶”彩塑非遗文创品牌创始人及新疆软陶彩塑行业领军人物的吴绍杰老师,受邀开展《泥塑中的新疆魅力——传统技艺与数字艺术的跨界对话》专题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数字媒体学院全体教职工,23级、24级在校学生133人。
匠心传承,技艺展演绽魅力
吴绍杰老师的彩塑作品《丝路驼铃》《和田玉巴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永久收藏并展出,2024年荣获“新疆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多次斩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凤凰”金奖等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吴绍杰老师始终秉持深入挖掘新疆本土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创作理念,以泥彩塑为载体,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座中,他深度解密泥彩塑代表作《丝路驼铃》《和田玉巴扎》的创作历程。这些作品凝聚着他走遍南疆北疆采风、深入帕米尔高原体验塔吉克族民俗文化的心血。他将各民族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通过泥彩塑细腻呈现,生动展现了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和谐共生与交融互鉴。在作品中既能看到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生活场景,又能感受到共同的文化精神内涵,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泥彩塑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载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凝聚力。
知行合一,互动实践促传承
在互动实践环节,吴绍杰老师亲自示范泥彩塑制作,细致讲解从陶土挑选、揉制到塑形的每一个步骤,包括不同手法的运用、细节处理技巧等,毫无保留地分享传统技艺的精髓。在他的鼓励下,师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尝试。有的师生专注地捏塑造型,小心翼翼地雕琢细节;有的则大胆创新,融入独特创意。吴老师穿梭于师生之间,及时给予指导与肯定,耐心纠正手法、完善造型。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泥彩塑的魅力,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技艺的理解,更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传统工艺的温度,进一步激发了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
产教融合,技艺赋能育新人
本次讲座作为数字媒体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充分展现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对接。吴绍杰老师结合自身“疆小陶”文创品牌的产业化经验,分享了传统泥彩塑技艺如何通过现代设计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从技艺传承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贯通。学院未来将在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推动“课堂教学—技艺实训—产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此次讲座将职教周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为师生搭建了接触、了解、传承非遗文化的平台。吴绍杰老师的分享与实践指导,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与数字艺术跨界融合的可能,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创新,助力实现文化润心、技艺育人的职教目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非遗力量。
图1 数字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代莉介绍吴绍杰老师
图2 吴绍杰老师介绍主要作品设计理念
图3 吴绍杰老师介绍软陶彩塑
图4 吴绍杰老师现场教学
图5 学生互动现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