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9-06-10
- 点击:2
经过两年的建设,机电技术专业群严格按照建设方案的计划,逐步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
1、深化“三位一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专业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推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专业实践体系一体化设计,实现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职业综合实践能力的递进式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完成创新创业培训。
2、依托中泰学院,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校企双方根据实际需求,以中泰17电气自动化订单班为切入点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办学,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共同培养;校企共建“双导师”的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优化实训资源;校企共建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诊断)机制;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目前中泰17电气自动化订单班已赴企业顶岗实习。
3、创新多样化的校企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展与新疆工程学院合作的“3+2”自动化专业本科联合培养机制,着重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端自动化专业人才,首个班级已完成转段考试,并与2019年9月进入新疆工程学院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同时,与乌鲁木齐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完成“3+2”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目前已有两个在校班级。与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班。
4、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指导思想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梳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本学期开展《可编程控制器》《维修电工实训》等5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制定。
5、全面实行学分制,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全面实行学年学分制,落实学分转换制度,学生修满专业规定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证。结合新疆工作总目标,加大了思政类课程的比重,行为素质学分18个,同时增加了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技能大赛、发表论文、参加课题、申报专利、创新创业等不同类型的学分置换方式,特别是创业学生可视创业效果最高可折算40个专业学分。切实将学生的政治素质、行为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培养做扎实,做到位。
6、努力提升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基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现有国家级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大学物理、交直流调速系统,火电厂仿真实训三个实训室,建成校企共建的生产性机电技术实训基地。
7、共建合作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
新增上海大众、新疆众和公司等17家合作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企业设备、技术和人才资源,形成设备先进、功能互补的校外实践体系,建设2个企业教师工作站,推动教师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每年接纳顶岗实习学生人数达800人次以上,满足20名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