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5-03-01
- 点击:4
各分院(部)、处室:
2025年度校级课题专项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类别及方向
1.党建、党史研究。侧重于阐释弘扬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历史意义,新时代职业院校党建、党组织的组织能力等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避免低水平重复。侧重于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育人共同体、职业教育引领践行教育家精神研究;
3.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侧重于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战略精神,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改革、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跨界融合发展、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他重要领域的相关研究;
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侧重于黄炎培教育思想与高职教育融合、黄炎培教育思想融入课程思政教育、黄炎培教育理论与实践育人等研究;
5.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当代价值,坚持“两创”方针,依托新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新疆文化,提升新疆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6.乡村振兴研究。侧重于提升职业院校乡村振兴研究能力、乡村振兴人才育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建设、农文旅融合、乡村教育等研究;
7.产教融合研究。侧重于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融合、职业院校与园区结合、教育与科研同向发力、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技能清单开发机制、微专业建设等研究。
8.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侧重于进一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积极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数字赋能因材施教、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智慧校园建设等开展研究。
9.职能部门应用研究。侧重于高职院校各行政部门亟需研究解决的从严治党、依法治校、意识形态、校园管理、统战、群团、军事理论、科普、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创业、美育、人事管理、媒体宣传、“一院一品”专业文化研究等职能部门工作研究。
10.科学技术研究。立足新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服务,围绕产业转型需要,深化与本地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新颖、先进和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侧重于生态环保、绿色低碳转型、公共安全、生命健康、节能降耗、高效生态农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11.其他研究类别。
一、申报条件与要求
本次申报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24:00时,请课题申报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上传至学校科研管理平台(纸质版盖章审读表以学院、部门为单位报送科研处),逾期不再受理。
本校所有在职教师均可申报校级课题。课题研究期限为1-2年。既可以以个人形式申报,也可以以团队形式申报。
申报人应为课题研究主持人,即该课题的实际负责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实质性工作。每项课题需有一名主持人及不超过5名的课题组研究成员。主持人同一时间内只能申报1项课题。请申报人严格区别申报课题类别,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内容为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内容均属于社科类。
所主持的2023年,2024年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2025年立项课题。
下列几种情况不得再申报校级课题(项目)。
(1)已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
(2)已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
(3)已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科研管理部门立项的项目。
鉴于学校在全力申办职业本科考虑,本年度立项校级课题,将重点向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倾斜。
请各位老师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完成在线申报工作,准确填写研究成果形式。预期成果必须为公开发表论文,被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官方采纳的研究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单独作为研究成果结题。课题(项目)主持人申报自然科学项目时须承诺项目新颖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