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9-06-10
- 点击:0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新疆氯碱行业培养更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招生以来,就将《氯碱-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课程定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并于200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专家评审,确立为自制区级精品课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教育厅拨付的专项精品课程建设资金,不断推进本课程在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
1、深入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学徒制”人才培训模式。
4、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5、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6、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
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2009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特色专业,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
2、2013年完成《氯碱-聚氯乙烯生产操作》教材建设,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
3、2015年完成《氯碱-聚氯乙烯生产操作》习题集活页文档的整理工作,并不断补充完善,为校内老师教学和学生应知知识强化提供帮助。
4、每年有50-100名化工类毕业生在新疆氯碱行业稳定就业。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氯碱-聚氯乙烯生产操作》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不断改革完善,主要体现在:
(1)、网络资源的开发、运用还不够充分。
(2)、课程建设经费仍存在较大缺口。
(3)、课程建设组成员的教学水平仍需加强和提高。
(4)、工学结合项目需要继续引进,并扩大课程覆盖面。
四、发展前景
新疆“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做强做精氯碱化工产业,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将继续依托新疆工业企业职教联盟、第二产业职教园区等平台,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交流,探索和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不断更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为新疆氯碱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