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9-06-10
- 点击:0
我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开设于2014年,是我院的骨干专业,目前教学团队16人,全部具有技师资格证书,其中教授1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8人, 高级考评员5人。由于毕业生专业素质高,专业办学定位准确,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近几年专业建设情况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创建形成“四阶段、三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三项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学生在校的整个培养过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实现德能一体、校企一体、工学一体。将双证书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100%参加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鉴定。
二、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上遵循“多层次、模块化”的原则,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原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解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选出《基础化学》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单元操作》、《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石油产品分析》4门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深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选取3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把技能大赛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近几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参加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多次获奖。
三、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石油化工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改革需要,校企共建虚拟与仿真技术相结合、模拟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完善石油产品分析检测实训室、石油化工专项技能实训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仿真模拟训练、真实场景实训、顶岗实习,能够满足中、高级 “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和“油品分析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质量等职业意识,掌握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石油产品检验等工作岗位有关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熟悉工艺流程,强化岗位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下厂锻炼、职业技能培训、国内外进修和科技服务等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5名,新增1名教授、1名博士,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近几年,专业教师共发表论文18篇,编写教材3部,申请专利6项,申报校级课题11项。分院先后派十人次专业教师到石油和化工企业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协助中泰化学进行职工技能大赛的组织、命题、考核、评价工作。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努力培养石油和化工行业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石油化工专门人才,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为企业提高员工素质。
六、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
定期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了解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体会,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特点,深入进行专业分析,并用以指导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