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教学团队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9-06-10
  • 点击:6

      电气技术学院“现代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教学团队”以省级电气自动化技术骨干建设专业点、省级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骨干建设专业点、省级电气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负责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技术类7门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科研相长、实践能力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现代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教学团队是在多年从事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一支教学团队。该团队14个主要骨干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

      团队带头人孙东卫教授是自治区级“电气自动化特色建设专业点”负责人,孙东卫教授一直在专业教学一线从事电气控制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坚持把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融合,教学效果优秀。

      努力打造精品课程教学科研硕果累累。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元素,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团队成员根据课程特色及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按照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该教学团队承担的课程主要有维修电工实训、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厂供电等。《现代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过程检测仪表校验安装与维护》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程供电技术》3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

      该团队一直重视教材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和自身的教研实践著书立说,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版教材12部,其他著作5部。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实训室建设工作,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树立大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前本团队依托的实训室有:可编程控制实训室、工厂供电实训室、电力电子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电机拖动实训室。

      注重科学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形成了案例教学、综合设计教学以及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成绩。荣获自治区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目,三等奖5项。

      近年来电类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2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大型企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了团队的社会知名度。为特变电工、中泰化学等10余家省内外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团队师资水平。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紧密团结、精诚合作、勇于奉献,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教学改革、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走出了特色之路。在长期从事电气控制类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是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对教师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实施切实可行的规划和策略,取得了显著成绩。

    1.注重师德培养。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教师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2.注重教师学历提高。有计划、分批次地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

    3.施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上课前要经过至少一年的助课,独立授课前必须进行试讲。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

    4.提高业务技能和教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坚持每周教学研讨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