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家乡,实践谱写新篇——轻工学子2025年“返家乡”实践纪实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5-03-27

为引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建功立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团委寒假社会实践要求,组织在校学生返回家乡,聚焦“社会观察、职场体验、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四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反哺家乡”‌。

图片6.jpg

本次实践课程着力构建“全员覆盖、全程浸润”育人生态,以“智绘家乡”为主线,实现学生100%组队实践、教师全链条跟踪指导,师生协同创新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惠民实效,绘就了一幅幅“青衿返乡担使命,躬身实践促发展”的工笔画卷,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图片2.jpg

学子们通过返乡实践,在泥土中解民生之艰,于振兴里悟青春答案,感悟颇深。工业过程自动化2301班的李世芳通过社会观察之旅参与社会实践,当他教留守的孩子们用编程知识点亮第一盏LED灯时,孩子们眼里的光让李世芳坚信,乡村振兴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图片4.jpg

大数据与会计2301班的许思羽假期选择了通过“职场体验”的方式参与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社区核算文化活动票据,将课堂学的会计基础转化为社区易懂的操作手册,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么酷。

图片3.jpg

从校门到乡门,从课本到土地,这场寒假实践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重新定义成长。那些沾着泥土的数据、透着温情的创新……一一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呈现出一副副生动的“青春答卷”。青年学子们在服务社会的长跑中,书写着不负家国、不负热望的成长故事,汇聚成青春中国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