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李春香:实施精准扶贫,强化造血功能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0-08-21

2018年130日,我被自治区工信厅、自治区教育厅、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派到莎车县乌达力克镇排孜阿瓦提村驻村,协助第一书记王伟同志,主要负责贫困户的建档立卡、扶贫政策解读等各项工作。在近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争吵、有欢笑、有泪水。下面是我近三年来一些工作情况,与大家分享:

一、夯实基础,有的放矢

初到排孜阿瓦提村,我与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入户调查。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面对面、零距离与他们进行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结构、居住状况、收入来源、面临的困境情况等,分析致贫原因,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和需求,围绕农户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初步拟定了帮扶计划,并鼓励他们要坚定脱贫信心,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尽快找到脱贫门路,争取早日摆脱贫困,足迹覆盖全村的角角落落。通过逐户走访,核查信息,在掌握了大量的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完善台账,结合脱贫任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群策群力,精准施策,一户一方案,有的放矢,为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智志双扶,内增动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斩断贫困链条”这一要求,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力争在智志双扶上见实效。我的一个包联贫困户麦麦提·马木提的二女儿2019年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找到我,让我帮其填报志愿。我根据其兴趣爱好、家庭实际及未来就业情况等综合分析,鼓励其选报小学教育专业。同时帮助其申请贫困大学生补助,解决了其学费问题。叮嘱她要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在学校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毕业后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同时,鼓励麦麦提·马木提因家贫考上新疆大学而未上的大女儿,在干好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前提下,刻苦自学,力争拿上自考文凭,为将来能过上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春节期间,上大学的二女儿还送我对联等小礼物表示谢意,其父母每次在村里一见到我,就热情邀请我到她家中坐坐。

图片1.jpg

三、心系发展,情为民生

为了让幸福的微笑写在每一个贫困户的脸上,我总是尽己所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所包联的另一户贫困户布祖热·阿卜来提,其丈夫长期不在家,两个孩子在上学,家中缺乏劳动力。在一次次的走访过程中,注重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她树立脱贫的坚定信心。现实再困难,只要意志不倒,办法总比困难多。督促其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搞好设施农业生产。目前她家承包了两个温室大棚,同时搞起了万寿菊、豇豆等特色种植。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督促其把家庭经营照顾好、把三新活动、庭院经济和庭院整治、环境卫生搞好,乐观地生活。在闲暇之余,经常帮助其实施农业生产,打理温室大棚、采摘万寿菊。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的精神状态变了,她说:要实现脱贫,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我要好好干,多挣钱,让孩子好好读书,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图片2.jpg

四、枝叶关情,感谢党恩

本村农户杨新芳,是我的包联贫困户,年岁已高,与其弟弟生活在一起,家中有10亩地,且皆无妻子,儿女都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可想而知。通过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其家庭实际情况,促膝谈心,从打扫卫生,折叠被褥,清理院落入手,逢年过节提些生活必需品进行慰问。帮助其弟弟申请分户,新建保障住房。2018年,他家种了4亩莲花白,转眼到了收获季节,但却找不到销路。因此,他找到了我,说如果不及时采摘,莲花白就会开裂烂在地里。为了解决其实际困难,确保增产增收,我通过多种途径,发QQ群、微信朋友圈,多方联系打听,千方百计联系收购商,终于将莲花白卖了出去,家庭增收将近1万元。直到现在,每次去他家,他还在念叨感谢我当初帮他联系卖菜的事情。目前,兄弟俩已经住进了富民安居房,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地面铺上了瓷砖变干净了,床上变整洁了,屋里不再堆满各种杂物,最重要的是精神状态大为改观。兄弟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帮扶,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

 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扭住“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突出问题导向,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全力帮助乡亲们在脱贫攻坚中增强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努力让乡亲们的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让村里的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