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纺织工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加快学院纺织专业建设步伐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0-03-15
    2010年3月12日,2010年度自治区纺织工业工作会议在博格达宾馆二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自治区经信委、自治区纺织行办、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兵团发改委等53家政府部门的82位代表和纺织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院校的9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自治区经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厅长级)苏国平和纺织行办党委书记、主任刘燕宁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报告。我院院长葛亮、纺织工程系主任李桂荣和教学秘书谭燕玲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有:总结2009年全区纺织工作,交流经验,推广各地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好做法,分析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式及市场环境,安排部署2010年的工作,同时也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院校搭建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通过这次会议,促使全区纺织行业进一步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全力提升我区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努力开创纺织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就新疆纺织工业的发展做了重要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是我区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纺织工业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中国2020年由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一年。新疆作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重要的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更应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
    徐文英指出,今后十年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有以下五点:(1)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动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3) 从忽视环境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大力发展清洁生产、绿色经济,加强环境治理。(4)从粗放的经营方式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方式转变。(5)向更完善的知识产权过度,加强纺织原料市场的保护。根据以上五点的发展方式,新疆势必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纺织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纺织工业今后的发展。
    在与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我院参会代表发现,目前疆内很多纺织企业存在“技工荒”的问题,许多企业要从下岗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量招收纺织工人,而这些工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致使一些企业的开机率达不到50%,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自治区纺织行办党委书记、主任刘燕宁同志在会议报告中也提出要着力加强纺织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各类短缺人才培养和技能的提升。2010年纺织行办将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和协调工作,鼓励并支持疆内开设纺织专业的院校,加大招生力度,同时也大力支持相关院校加快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快重点产业短缺大中专学历教育的相关扶持政策及面向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的优惠政策,为新疆纺织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我院纺织工程系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成长,已初具规模,现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5人,在校学生人数194人,是目前全区高职院校纺织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我院加快纺织专业建设步伐,开设了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新型纺织机电技术、针织技术和针织服装、服装设计等五个纺织类专业,已初步构建纺织专业群。其中重点建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辐射带动其他四个专业的建设。2010年2月,由我院牵头,阿克苏职院、巴音职院协作,在自治区党校历时5天,完成《新疆棉纺织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为加大学院纺织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自治区纺织工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我院将进一步加快纺织专业建设步伐,顺应纺织行业的发展和企业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供稿:纺织工程系,编辑:何福)